教研室主任: 高庆鹏 执笔人:张奎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教师一分快三
 课程名称:高等教育学
 课程编号:051402
 英文名称:Higher Education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 学 时:34  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0
 学 分:2
 开设专业:教育学(师范)
 先修课程:教育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教育类专业任选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世界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了解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使学生能够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出发,思考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能运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课程目标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主要阶段、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等。
 2.掌握高等教育概念、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3.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热点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
 4.运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5.知道如何在大学中学习,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
 专题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发展脉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职能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概念演变与归纳;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及其关系
 第一节:古代高等教育、中世纪大学
 1.了解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中世纪大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关系;
 3.理解和掌握中世纪大学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第二节:19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1.了解两国在19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缘由、措施、结果;
 2.了解两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3.理解和掌握柏林大学改革的主要原则、依据及其合理性。
 4.了解两国改革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节:美国高等教育
 1.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典型性事件:包括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美国增地法案与增地大学(大学向社会开放、服务各领域);达特茅茨一分快三
案与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依法管理高等教育等);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大学与现代工业);美国社区一分快三
与多层次性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高等教育分权化、市场化管理运行体系。
 2.理解美国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对当代高等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贡献。
 第四节:苏联高等教育
 1.了解和掌握苏联高等教育产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的特点。与法国19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的相似性比较。
 2.理解法国——苏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
 3.思考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等的关系。
 第五节:新中国高等教育
 1.了解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情况、典型事件、主要问题及改革状况:1949—1965;1966-1977;1978-1985;1985-1992;1993-至今;
 2.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题二: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理解并掌握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为政治、经济服务。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科技、文化、社会关系
 1.理解并掌握高等教育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三节: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1.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及其内涵。
 2.了解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对个体成长发展的影响。
 3.能够运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分析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个体更好的发展。
 专题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教育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精英高等教育的概念,二者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
 教学难点:大众化与精英高等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精英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1.了解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由来和依据;
 2.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高等教育的背后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本质区别
 3.能够理解并掌握二者如何共存。
 第二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
 1.了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发展路径
 2.能够结合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说明二者是如何实现共存的。
 3.能够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等。
 专题四:大学理念
 教学重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
 教学难点:大学自治;教授治校
 第一节大学自治
 1.了解大学自治理念的含义
 2.掌握大学自治的历史传统、由来
 3.理解大学自治的依据
 4.了解大学自治的局限
 5.了解我国大学自治的现状
 第二节:学术自由
 1.了解学术自由的含义
 2.掌握学术自由的历史传统、由来
 3.理解学术自由的依据
 4.了解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现状
 第三节:教授治校
 1.理解和掌握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等概念的含义
 2.了解教授治校的由来;
 3.理解教授治校的依据和意义
 4.了解我国教授治校的现状
 专题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念;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掌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
 2.了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3.理解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掌握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和组织管理模式;
 2.了解西方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
 3.了解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的变迁、特点与改革趋势;
 4.了解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专题六:专题研讨(课外研究与课内研讨)
 1.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大学生学习目的、动机与态度调查
 3.大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调查
 4.大学生视野中的教师教学效能的调查
 5.大学生对个人教育掌控状况的调查
 四、学时分配
 (本项编写要求:按章节简要编写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章 次  |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小计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讨论  | 
    课外  | 
    备 注  | 
   
   
    专题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 
    8  | 
    6  | 
    
  | 
    
  | 
    
  | 
    
  | 
    2  | 
    
  | 
   
   
    专题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和个体发展  | 
    4  | 
    4  | 
    
  | 
    
  | 
    
  | 
    
  | 
    2  | 
    
  | 
   
   
    专题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教育  | 
    4  | 
    4  | 
    
  | 
    
  | 
    
  | 
    
  | 
    
  | 
    
  | 
   
   
    专题四:大学理念  | 
    4  | 
    6  | 
    
  | 
    
  | 
    
  | 
    
  | 
    
  | 
    
  | 
   
   
    专题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6  | 
    6  | 
    
  | 
    
  | 
    
  | 
    
  | 
    
  | 
    
  | 
   
   
    专题六:专题研讨  | 
    8  | 
    2  | 
    
  | 
    
  | 
    
  | 
    6  | 
    10  | 
    
  | 
   
   
    合 计  | 
    34  | 
    28  | 
    
  | 
    
  | 
    
  | 
    6  | 
    
  | 
    
  |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作业成绩占总成绩70%。
 (本项编写要求:说明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考试、考查等;说明本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如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的在总评成绩中的百分比例等)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的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一)主要教材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胡建华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出版社,1990;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伯顿·克拉克:《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杭州大学出版社,1987;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2000—2013年各期。
 (三)其它参考书籍
 1.纽曼《大学的理想》2.鲍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3.维布伦《美国高等教育》4.韦伯《以学术为业》5.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6.怀特海《教育的目的》7.奥尔特加《大学的使命》8.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9.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10.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11.霍夫斯塔特、梅茨格《一分快三
和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12.布鲁贝克、鲁迪《转变中的高等教育》1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14.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5.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16.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1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18.博克《走出象牙塔》19.盖格《增进知识》和《研究与相关知识》20.布卢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21.博耶《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22.布尔迪厄《国家精英》23——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24鲍尔生《德国大学和大学学习》;25.布鲁贝克、鲁迪《转变中的高等教育》;2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27.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28.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29.霍伊,马萨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30.世界高等教育名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2册)3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32.邢克超,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33.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34.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35.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36.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37.张亚群,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38.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