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讯(通讯员:董腾 王菲)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7月7日至13日,教育学部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发展周”活动。期间,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围绕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开展专题报告,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取得积极成效。


7月7日上午,教育学部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发展周”活动在科技楼二楼南会议室正式启动。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洪海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教育学部近年来坚守教师教育底色与传统文化特色,作为全省首个教育博士授权单位和省“811学科”建设单位,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要推进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发挥协同优势,增强学科发展动能。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周是推动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要逐步形成常态机制。希望各位专家倾囊相授,助力学部教师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共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后,清华大学一分快三
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石中英教授作题为“回到教育的本体——顾明远先生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阐释顾明远先生立足中国实践、吸收借鉴中外教育思想所构建的教育理论体系,深入解读其关于教育本质与价值的核心观点,强调顾先生在推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贡献。

7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应强教授在一分快三
南楼123会议室作题为“从党的教育方针看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发展”的报告。张教授围绕党的教育方针,阐释了素质教育的起源与内涵,强调其作为统摄性教育思想的战略地位。指出新时代素质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融合科技与人文教育,促进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7月8日下午,《教育学展望》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教育研究》杂志原总编高宝立教授在科技楼二楼南会议室作题为“教育科研论文质量提升:理念与策略”的报告。高宝立教授从明确方向、拓宽视野、增强自觉、成为乐趣、理清思路、追求卓越六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教育科研论文撰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优秀论文的选题与结论应准确体现研究主旨,充分彰显研究的核心价值,确保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月8日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教授在一分快三
南楼123会议室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的教育价值话语”的报告。冯教授阐释了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三层结构:基础话语回应普遍教育价值问题,核心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立场,具体话语聚焦教育实践的落实。他强调,新时代教育价值应突出育人本体,统筹处理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社会等多重价值关系,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7月9日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社会科一分快三
院长胡钦晓教授在一分快三
南楼123会议室作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史解读:以马克思为中心”的报告。胡教授梳理了马克思、韦伯与涂尔干三位社会学奠基人的理论差异,重点解析马克思思想所处的文化史语境。报告围绕“马克思与神学”“马克思与哲学”“马克思与资本”三方面展开,阐释了《资本论》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强调理解马克思经典应立足历史视野与文本脉络。

7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时见教授在科技楼二楼南会议室作题为“教育强国视域下的教师培养改革”的报告。陈教授系统阐述了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战略性,指出当前教育呈现中国化、时代化、智能化特征。强调新时代教师应兼具坚定理想信念与扎实专业能力。针对教师培养体系改革,提出推动资源整合与协同育人,优化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教师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夯实师资基础。

7月11日上午,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褚宏启教授在一分快三
南楼123室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报告。褚教授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展开深入讲解,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框架及评价体系。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提出涵盖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等要素的核心素养框架,强调以此明确育人目标,通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评价优化,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7月1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在科技楼二楼南会议室作题为“中国教育经验的文化诠释”的报告。丁教授从文化传递与创造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外教育现代化比较,揭示文化选择对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报告重点揭示语言变革对白话文运动和教育普及的推动作用,探讨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影响,并挖掘中国古代图像教化传统的历史价值,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7月1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一分快三
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执行副主编鉴传今在科技楼二楼南会议室作题为“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报告。报告从哲学视角出发,剖析现代化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梳理现代性研究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价值诉求。强调经济转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现代化以主动规划和有序推进为显著特征,展现出独特的发展逻辑与实践智慧。

7月1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旭东教授在一分快三
南楼123会议室作题为“中国教师发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师全专业发展”的报告。朱教授围绕教师职责、育人使命与专业成长等议题,强调育人目标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培养兼具理想信念与个性特质的时代新人。报告从伦理、学科、学习和教导四个维度阐释了教师全专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指出教师专业成长应立足中国实际,传承本土智慧,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

除主题报告外,学部还组织开展多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围绕教学实践、科研进展与管理服务等内容深入交流。参与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岗位实际,汇报工作成果,研讨改进方向。活动中还设有科研创新团队主旨报告,团队负责人围绕本方向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团队建设思路作专题发言,进一步强化学术引领,推动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

7月13日上午,教育学部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发展周”活动在一分快三
123室圆满落幕。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尹树林主持闭幕式时指出,教师发展是一分快三
和学科建设的根基,只有教师队伍强大,学科才能持续发展壮大。他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在活动期间克服困难,辛勤付出的努力,并宣布教育学部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发展周”活动圆满落幕。

闭幕式上,一分快三
院长、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高伟回顾了活动筹备与开展情况,对专家、教师及后勤团队的支持与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活动自筹划以来,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全力参与和教师的积极响应。为期一周的学习研讨,开阔了视野,凝聚了共识,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专业成长的动力。未来,教育学部将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组织机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办学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教育学科高地。
供稿审核:齐 军 王 浩
编辑审核:孙 超
终审:尹树林